“雙新”背景下,如何備好課、上好課成為許多一線青年教師面臨的主要實際困難。為提升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,引導他們規(guī)劃專業(yè)發(fā)展,2月21日晚,普陀中學青研團開展以“學為中心”為主題的跨學科說課學習交流活動。本次活動由教務處副主任鮑偉老師主持,教師發(fā)展處主任彭再生老師蒞臨指導,全體青年教師參加。

本次活動由劉海倫、劉小君、黃欣妮、史佳巧和周挺五位教師進行說課分享。雖然學科不一,但大家都非常默契地強調了教材分析、學情分析的重要性,關注了合作探究、動手實操的有效性,教學過程的有趣性,教學設問的過渡性與遞進性,并將整個備課過程完整且精確地呈現(xiàn)給了大家,堪比一場文化盛宴。
劉海倫老師主要圍繞“教什么、怎么教及教學反思”進行說課,巧妙地構思了以“救世之臣陳宏謀”為線索的授課思路;劉小君老師緊密聯(lián)系書本,從知識回憶導入,幫助學生構筑知識體系,重點關注學生的極限思維培養(yǎng);黃欣妮老師著重強調了數(shù)學模型對數(shù)學課堂的重要性,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啟發(fā)和撥正;史佳巧老師大量借助史證材料,從“里”切入,整個課堂環(huán)環(huán)緊扣,過渡自然,思路清晰,并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升華課堂主題,富有深意;周挺老師主要講述了教學過程,特別介紹了導入設計及材料選擇的目的與意義,并另辟蹊徑以“佛教文化的發(fā)展”為課堂脈絡,邏輯清晰,結構完整。





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”,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都需要厚積而薄發(fā)。通過本次青年夜學活動,青年教師更直接性地理解了“說課”,并深刻體會了打磨一堂好課的重要性。大家表示,要在教學這個主戰(zhàn)場做“常勝將軍”,積極向優(yōu)秀教師學習,積累教學素材與策略,備好每一節(jié)課,站好每一次“講臺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