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雙減”背景下,普陀中學積極開展科普活動,讓有益、有用、有趣的活動走到學生身邊,打造科普課堂,助力科學傳播,弘揚科學精神。近日,普陀中學特邀浙江海洋學院的陳蔭教授,為高一學生帶來了“藍色召喚——海洋科普公益課堂”。

講座伊始,陳教授從常見的海洋生物引入,為同學們介紹了海藻、海綿、珊瑚、海參等各種海洋生物的特性及妙用。陳教授有趣的講解,一張張生動的圖片展示,使課堂格外引人入勝。同時,陳教授也為同學們介紹了海洋藥品的功效、性狀。具有化痰軟堅,理氣散結功效的“海藻玉壺湯”、具有斂陰止汗,益氣固表功效的“牡蠣散”和具有祛腐生肌,收濕斂瘡功效的“珍珠散”......,每一種海洋藥品都有其獨特的功效,同學們聞所未聞。中華古典醫(yī)學的博大精深和海洋生物入藥的神奇讓同學們大開眼界。大家在講座中汲取海洋知識,懂得了海洋對人類的重要性,也堅定了保護海洋環(huán)境、維護海洋生態(tài)的決心。


此次海洋科普講座,激發(fā)了普中學生探索海洋奧秘的興趣,提升了他們保護海洋生態(tài)和保護海洋國土安全的意識,在同學們心里埋下一顆海洋科學的種子。
今年以來,普陀中學多措并舉,積極推動“雙減”政策落地見效,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資源,通過科普進校園活動,讓同學們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感受到科學的魅力,真正做到寓教于樂、寓學于趣,全面提升學生科學素養(yǎng)。
